文章速读
本文探讨了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膨胀和污泥泡沫的问题,分析了其成因和影响,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,包括调整工艺参数、引入惰性物质、投加絮凝剂等。
虽然现在污水处理行业,不断有新的处理技术出现,但是起到的都是锦上添花的作用,不足以撼动活性污泥法在水处理界的地位,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,是每个水处理运营人员都应该掌握的,基本上每个在污水厂工作的运营人员,都会遇到活性污泥法控制中的两大顽疾。污泥膨胀、污泥泡沫
大家都知道,活性污泥法有两个核心环节,就是生化池和二沉池,生化池是微生物吃掉污染物的场所,二沉池一方面要进行泥水分离,保证出水达标,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污泥需要回流到生化池,以保证生化池有充足的能干活的微生物。所以只有在生化池形成稳定的,沉降性能良好的絮体,才能在二沉池进行充分的泥水分离。而污泥膨胀和污泥发泡,很显然都不是健康的污泥形态,要加以控制。
一、污泥膨胀和污泥发泡是什么
1、污泥膨胀
- a、污泥体积变大、含水率增加
- b、不易沉降的现象
- c、就是污泥膨胀
污泥膨胀分为丝状菌和非丝状菌膨胀,丝状菌包括丝状细菌和丝状真菌,而绝大多数的丝状菌膨胀都是指丝状细菌,非丝状菌膨胀是由于,非丝状菌过量繁殖导致的
2、污泥泡沫
污泥泡沫分为生物泡沫和非生物泡沫。
生物泡沫:
由于特定丝状细菌过度增殖,与污泥中的气泡和颗粒混合,而形成稳定泡沫的现象,呈棕色或灰褐色,十分粘稠,一般在生化池表面堆积,当污泥泡沫严重时,会出现在二次沉淀池表面,非生物泡沫主要是由于,进水水质异常和操作异常,而引起的污泥发泡现象,此时不会发生丝状细菌过度繁殖的现象。
非生物泡沫包括两种:
- 人工合成表面活性剂泡沫,这种泡沫出现的原因:进水中有大量,难降解的表面活性剂物质,导致生化池和二沉池产生泡沫;污水厂在运行初期时,由于污泥还在培养阶段,对有机物去除率低,导致生化池产生白色泡沫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启动泡沫,在污泥培养成熟后,泡沫便会自动消失
- 反硝化泡沫,这是由于反硝化作用产生的气体,裹挟污泥上浮导致的,通常发生在生化池和二沉池的缺氧区
污泥膨胀和污泥泡沫对比图↓
二、怎么控制污泥膨胀和污泥泡沫?
1、污泥膨胀控制
污泥膨胀多数是指丝状菌膨胀,而丝状菌发生膨胀时,如果是轻度,(污泥容积指数在250左右),或者中度膨胀,(污泥容积指数在300~350左右),反而是对水质有更好的净化效果。
当污泥膨胀进入高度膨胀时,(污泥容积指数在500~700左右),就要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控制,控制污泥膨胀就是要控制丝状菌的繁殖,所以首先要学会辨别,丝状菌和正常菌胶团的差异性。
根据这些差异性,去合理调整控制生化系统的参数。比如,丝状菌比正常菌胶团在低氧和低浓度底物条件下存活的更好,所以要保持氧气和底物浓度不能太低,不然正常的菌胶团也没法存活,而在抗毒能力方面,丝状菌不如菌胶团,所以我们可以采取投毒措施,杀掉丝状菌······
控制污泥膨胀的对策有以下几点
2、污泥泡沫控制
污泥泡沫的控制相对简单,泡沫积聚也会形成浮渣,控制污泥泡沫和浮渣的对策如下
分析的很全面到位,基本上可以解决所有有关污泥膨胀的问题